在上一篇我們講了發電機組的過去和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在這個過程中也是經歷的重重的困難,才能有如今的發展,但是這一切的發展都是歷史的必然,接下來就來跟大家談談發電機組的現在和將來的發展。
日益成熟:2010-2017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產發動機、發電機、發電機組在質量上逐漸接近甚至部分技術超越部分的國外產品。發電機組市場也日益走向理性。
在發動機方面:國內出現一些發展前景比較有優勢的企業,典型的代表是濰柴和玉柴等企業,不管在規模和產品線方面都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在汽車和發電領域,逐漸蠶吞原來屬于外資的市場。
在發電機方面,一度曾經壟斷中國的三大的品牌斯坦福、馬拉松、利萊森瑪的發電機,正在被國內以江蘇、浙江的為代表的民營電機廠趕超,部分產品質量也日益接近合資產品。由于電機技術簡單成熟,物美價廉的國產產品成為市場的主流品牌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發電機組經營方面:以銷售為核心競爭力的機組代理商日子越來越難過,他們大部分逐將漸退出發電機組歷史舞臺,不管其資本多雄厚,人才多濟濟,香港業誠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資本市場正在加速拉開OEM廠商的規模與距離,現在已經出現一些年銷過10億的發電機企業,他們通過資金和價格的優勢來碾壓同業。市場出現強者越強的態勢。但是其大部分利潤通過規模后賺取廠家的返點生存,公司發展的脆弱性和連續性甚憂,一旦上游有個冬瓜豆腐,他們就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在銷售方面:由于大部分的項目將招投標引入采購活動中,銷售的公平性得到大幅提升,銷售人員吹拉彈唱的技術重要性開始慢慢下降。公司的資質、產品的性價比、資金實力等要素逐漸成為能否中標或獲取訂單的主要因素。

展望未來:2018以后
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推廣和營銷效率比以前百倍千倍的提高,提高產品的知名度變著非常容易。一個免費廣告在微信群一發,就可以在幾秒鐘推送到成千上萬人面前。這是十幾年前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都難于實現的過程。市場推廣人員的重要性逐漸被產品品質與服務替代。未來,堅持發展自己品牌和技術的企業才可能很好生存下去將逐步成為事實。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高品質解決方案是未來發電機公司的生存之道。專注于技術和品牌建設先行的企業將等到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