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除卻今日,2019年只剩下34天。也難怪這兩天,“2017和2019的對比”悄然刷屏,因為時間又無聲無息地來到了一個節點。沒有人可以讓地球停止轉動,正如我們無法讓自己停止變化。
像之前所有無厘頭甚至無聊的話題一樣,“2017-2019”來得莫名其妙,但又理所當然。它不僅在朋友圈刷了屏,上了熱搜,或許還抵達了一些人的內心深處。
有人說,“2017-2019”其實是屬于00后的游戲,因為2018年第一批00后剛成年,2017是他們成年前,2019是他們成年后。至于一群90后、80后的“大叔阿姨們”也跟著蹭話題,無非是不愿接受自己不再年輕的現實。
這種看法很扎心,但卻有些偏頗,因為從曬出的內容來看,大多數人并不是在撒嬌“我還是個孩子”,而是在表達“時間真是個討人厭的孩子”。
從開始的自拍對比,到感慨物是人非,再到用表情包自嘲錢包變空、發量變少、肚皮變大,以及紋絲不動的單身狀態,內容演繹越來越泛,但又逃不脫朋友圈永恒的主題:生活與夢想。
我們常常很忙,忙到年前年尾都來不及總結,甚至都忘了發一條感慨逝者如斯的朋友圈。我們有時也會很閑,閑到看到了別人發“2017-2019”,自己也忍不住去翻翻那時的照片。
在我看來,看似無聊的“2017-2019”,其實有的聊。這個小到甚至都稱不上游戲的游戲,是在提醒我們,放下匆匆的腳步,回頭看一看,自己的腳印或深或淺,或跳躍或蹣跚,總有一些得失在里面。
就像投資界有句話:有時候錢在手里,項目在那里,就差一個上車的借口了。對于想表達、分享、傾訴、發泄的人來說,朋友圈就在那里,照片就在生活里,就差一個發送的借口了。“2017-2019”,恰好就是一個人畜無害的借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變化總是在對比中才驀然發覺:體重超標了、發際線后退了、黑眼圈更大了……這個小游戲就是在告誡“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的人們,要做出些改變,對自己好一點或對自己狠一點,該增的增,比如運動量和休息時間,該減的減,比如脂肪和熬夜時間。
嘲笑自己,本身并不可恥,真正可恥的,是自嘲完又原封不動地繼續。
借用黃執中的口吻,這其實不是一道關于時間的考題,而是一道關于生命的考題。我們對待自己的態度,就是對待生命原始、本真的態度;我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殘酷也好、放縱也好,本質上就是在塑造一個生命。
所以,“2017-2019”也是在不動聲色地提醒,我們的樣子,不僅是現在,還包括過去與將來。無論你是在一天天長大,還是在一天天變老,都要給自己一個擁抱。讓過去的過去,讓未來更好地到來。
熱鬧過后,要學會總結,學會調整,學會重新出發,細數歲月賜予的淚水和鮮花,矯正偏離的航線,向著心之所向,去繼續追逐在瑣碎生活中被悄然遺忘的夢想。夢想還是要有的,無論2017、2019,還是未來的許久。
文章轉自光明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http://www.yqg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