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燈注冊公司750家,年產值48.5億元,已占國內80%、國外90%以上市場份額 ,迄今為止,自貢彩燈足跡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500多個城市......說起自貢彩燈,大家都知道它比較有名,但可能不會想到它市場規模如此大。
3月4日,四川輕化工大學彩燈學院正式開始了新一學期的課程。作為全國首家,彩燈學院將探索建立中國彩燈工業化標準,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自貢彩燈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全國首個彩燈學院建立背后
17年,一個自貢彩燈人的人才夢
3月4日,四川輕化工大學彩燈學院首屆33名新生正式進入第二學年的學習,年過半百的自貢彩燈藝人黃德春,心情跟17年前一樣激動。
黃德春生于1963年,1986年分配到自貢師專美術系任教美術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黃德春開始為一些彩燈公司做設計,從此接觸自貢彩燈,至今已33年。
對自貢彩燈,他充滿了熱愛,更有一種情懷與責任。為讓自貢彩燈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黃德春堅持了17年,曾經曇花一現的“彩燈學院”如今重獲新生,讓他夙愿得償,躊躇滿志……
曇花一現 曾辦學四年只招收一屆學生
17年前,黃德春還是自貢師專(現四川輕化工大學)美術系的一名年輕教師。因為生長在自貢,他對自貢彩燈尤為熱愛。那個時候,他向學校提出了成立彩燈學院培養彩燈專業人才的想法。
“當時,自貢彩燈已經小有名氣,但是從藝人到工人,都存在不夠專業、素質偏低的狀況?!秉S德春認為,只有通過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技能,才能讓這個行業有提升、有進步、有發展。經過逐級匯報,他的提議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然而,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彩燈學院未能建成。
黃德春回憶,大約是在2001年,在他的促成下,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美術系開辦了第一個與彩燈有關的專業——彩燈藝術方向,四年制本科。他前往任教。那一年,該專業共招收了23名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完成了四年的學業,大部分學生進入彩燈行業。隨著時間的推移,至今還有8人活躍在行業中。
黃德春說,很可惜,該專業只辦了一屆。送走唯一一屆學生,他回到自貢辦起了彩燈公司。雖然走上從商道路,但身系教師和彩燈情結,黃德春始終沒有忘記心中的夢想——彩燈學院。
時隔17年 全國首個彩燈學院終于成立
2018年,黃德春已成為自貢燈彩文化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作為自貢資深彩燈人,他再次提出建立彩燈學院的想法,并得到當地政府和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的認同。
黃德春介紹,2018年4月12日,自貢市政府、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自貢燈彩文化產業集團三方合作共建彩燈學院協議簽約;同年12月21日,彩燈學院正式掛牌開門辦學。2018年,學院已招收彩燈專業本科新生33人。
至此,時隔17年,黃德春的“彩燈學院夢”得以重圓,并開始生根發芽。據悉,四川輕化工大學彩燈學院是全國首個專門開展中華彩燈文化藝術教育的專業院校。
彩燈學院成立后,黃德春任產業院長。他說,彩燈學院除了招收彩燈專業方向學生,還將建設中國彩燈產業研究院,探索建立中國彩燈工業化標準,建中國彩燈觀光、創意示范園區,匯聚中國彩燈高級人才。
教些什么? 除了辦學,還要進行產業研發、運營
全國首個彩燈學院到底怎么教學?僅僅只是培養一批大學生嗎?事實上,除了教育辦學,它還擔負著產業研究與運營的任務,為自貢彩燈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輕化工大學彩燈學院了解到,學院業態分為教育辦學、產業研究、產業運營三大板塊。其中,產業研究涵蓋彩燈產業鏈研發、彩燈產品包研發、彩燈彩料研究、彩燈工藝研究與彩燈原創研究;產業運營涵蓋項目工程運營、新業態運營、文創產品營銷、研發成果轉化等。
學院前期將設立彩燈美術設計、彩燈造型藝術、彩燈國際貿易、彩燈藝術景觀、彩燈城市藝術亮化等五個專業。首屆招收的33名新生,專業為彩燈美術設計,其余專業也已申報成功。后期還將延伸出彩燈光影藝術、彩燈材料等專業。
據了解,學院將開展彩燈專業本科教育,計劃四年招生1500人;開展留學生教育,計劃招收200人;開設彩燈工匠培養課程,年計劃培訓3000~5000人;建立彩燈研發中心。未來的夢想,則是建成中國彩燈學院,成為中國彩燈研發高地和中國彩燈非遺傳承人才培育基地。
17年,黃德春的“彩燈學院夢”,終于圓了。
在黃德春看來,自貢彩燈產業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產業,需要大量人才來支持產業發展壯大。
據自貢官方資料顯示,目前,自貢市彩燈注冊公司750家,年產值48.5億 元,已占國內80%、國外90%以上市場份額,迄今為止,自貢彩燈已在全球 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500多個城市進行過展出。2018年,彩燈企業赴美、英、法等37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燈展78場次。
雖然自貢彩燈從業人員高峰期達10萬人,但藝術人才僅800余人。要支撐起自貢彩燈產業良好發展,至少需藝術人才5000人。
而未來的彩燈人才,應該是既具備傳統技藝又會運用現代科技的跨界人才。
老人“退”新人“嫩” 出現美工“斷檔期”
黃偉,現年30歲,是一名典型的80后。大學時期學習美術,畢業后便投身自貢彩燈行業,任職美術師。
黃偉入行理由很簡單:工資高,時間短。2012年,黃偉進入一家彩燈企業任職美術師。四年摸爬滾打,2016年,他毅然辭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從事彩燈制作和展出。
近三年來,黃偉的公司先后承接了達州、南充、三門峽等城市的彩燈燈展及亮化工程。他坦言,由于做彩燈,春節、元旦等節假日都不能在家陪家人。入行七年,黃偉年年春節都在外地過,深感愧對家人。
在黃偉看來,每到用工季節,彩燈人才就短缺,從而導致人工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微薄。有些企業為了促成項目,不得不高薪挖人;有些企業算不過成本,索性直接放棄接單。
黃偉說,近幾年,彩燈行業出現美工(即美術師)的“斷檔期”,老一批美工逐漸退出舞臺,年輕美工沖勁足但缺乏實戰經驗,若因此導致工程質量不過關,無疑會對產業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彩燈學院的成立,對整個行業來說,算得上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轉折。學院的成立,不僅可以培養大批專業人才,填補市場空缺;還可以促成行業朝正規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對傳統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自貢彩燈從業人員多,為什么還會缺人?
自貢彩燈商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彩燈博物館美術師熊彪介紹,大型彩燈制作主要包含5個工種:美術師、電工、鉗工、焊工、裱糊工。其中,美術師非常關鍵,因為整個燈組的藝術造型和藝術價值,都由美術師來決定并指導制作。
熊彪說,彩燈展是一個季節性很強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每年一、二、三月份。所以,一到春節就缺人,經常出現幾家公司搶“人”的情況。人才稀缺導致工資上漲,稍好一點的美術師,春節外出做工兩三個月可以掙四五十萬。從彩燈企業角度來講,人工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微薄,一些企業擔心虧本甚至寧愿不接項目。
至于人才稀缺的原因,黃德春分析,首先,市場不斷擴大,現有人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其次,做燈工資高,但非常辛苦,一些年輕人不愿選擇彩燈行業;第三,人才進入斷檔期,欠缺新時代的彩燈人才,急需補充。
建彩燈學院 可加快促進整個行業轉型升級
黃德春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貢彩燈產業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要傳承好自貢彩燈文化、發展好自貢彩燈產業,必須有一所彩燈業的“黃埔軍?!?,培養新型彩燈人才。建成彩燈學院、培養和儲備彩燈人才,不僅可以加快促進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能讓自貢彩燈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彩燈學院將成為培養新時代彩燈人的“黃埔軍?!薄?/span>
要想彩燈產業轉型升級更上一個臺階,工業標準化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對此,黃德春認為,彩燈,首先是一門藝術,具備文化底蘊和內涵。其次,制燈工序中,一些構建、產品是可以實現標準化生產的。因此,未來的自貢彩燈,應該是藝術與現代工業的融合,藝術性占70%,現代工業占30%。
建彩燈學院,既是彩燈人才緊缺的需要,更是彩燈發展傳承的需要。“老一批彩燈藝人,懂傳統技藝,卻不懂新科技;新一代彩燈人,懂科技,但又欠缺傳統,需要融合提升。”黃德春說,未來的彩燈人才,應該是既具備傳統技藝又會運用現代科技的跨界人才。
第三部分
“一個小目標”
打造“彩燈航母” 力爭2020年實現年產值100億!
對于自貢彩燈產業,自貢彩燈之鄉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鐘志東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鐘志東認為,現在,優秀的美術師肯定欠缺,普通的美術師相對夠用。在用工季節,一般情況下,會有彩燈商會或協會合理推薦美術師,遵循先到(得到項目)先得(聯系美術師)的原則,美術師的月收入在8-10萬元。他說,雖然自貢有10萬彩燈人,但一到春節,還是會出現人員緊缺。
2018年,鐘志東所在企業一共承接了近30場燈展,國內占60%、國外占30%。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自貢彩燈產業處于轉型升級階段,正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未來,自貢彩燈不僅會從質量、檔次上得到提升,還會建成屬于自己的IP、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從政府相關部門來看,大力支持彩燈企業發展,根據展出的不同性質,相關部門會通過稅收優惠、獎勵等方式給予政策性支持。
在他看來,彩燈學院在自貢彩燈轉型期成立,對產業的延伸性、創造性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非常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傳幫帶作用,讓自貢彩燈得到傳承和開拓。
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了解到,對于自貢彩燈產業的發展近期規劃,力爭到2020年,實現自貢彩燈產業總體年產值100億,然后繼續做強做大。
據自貢市彩燈行業商會關于自貢彩燈產業發展的五年規劃(2018-2022)相關資料顯示,到2022年,力爭實現會員200家,規模以上達到60家,建成國家文化出口基地2個,省級重點文化企業10家,國家級省級文化品牌20個,實現彩燈文化外貿出口5000萬美元,產業年均增長30%;彩燈從業人員達15萬人。
(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本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權或錯誤等問題,請及時聯系網站http://www.cdtfdjcd.com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