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于四川溫室大棚都不陌生,尤其是家里就有裝的,是不是每次都在為溫室大棚里的立柱而犯難呢,不知道該如何去正確埋設,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我們四川溫室大棚里的立柱應該怎么去埋設?
第一步:規劃布線。以蔬菜大棚內徑100米長為例。通過實地規劃可知,100米長的地塊,按照3.5米一間(因3.5米一間,不僅利于蔬菜做畦整地,可定植5溝蔬菜,而且能提高大棚的整體承載力),地塊中間可規劃出28大間,棚東西兩頭剩下各1米的兩小間。按照此規劃,分別用卷尺測量出每一間的具體位置,而后南北向進行布線.
第二步:定“標尺”。“標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設時參照的標準立柱。一般是以棚東西兩頭的立柱作為“標尺”。以在山東壽光建棚為例,假若大棚后墻內高4.5米,可選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別為:第一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前兩排之所以選擇加重立柱,是因為大棚建成后,該處將承受卷簾機和草苫的總重量。在選好立柱之后,再根據布線圖,分別把棚東西兩頭的兩列立柱埋設好即可。注意:立柱的下埋深度均為60厘米。并且,第一排立柱要偏北一些,從而能使得后墻上的斜立柱(菜農俗稱“后砌柱”)探出40厘米,其與水平線夾角45°左右,一方面是為了提高第一排立柱的承載力,另一方面是增加棚內冬季的日照時數。
第三步:分次埋柱。以棚東西兩頭的“標尺”為準,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進行依次埋柱。方法:埋設第一排立柱時,先將用于第一排的立柱,從其上端往下測量并標記出3米的位置。然后,在“標尺”立柱(從其上端往下)3米處東西向拉一條標線,立柱埋設后,標線要與立柱的3米標記處重合。按照此方法,再埋設第五排立柱,埋設內部的各個立柱即可。
原來四川溫室大棚的埋設需要三步就可以完成了,不知道小伙伴們都學會了嗎?如過還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給小編留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