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12月11日,主題為“綠色建筑 人人有責”的2020中國西部國際綠色建筑產業博覽會在西安隆重舉行。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在博覽會上甚是耀眼,一張能發電的玻璃吸引了許多參展人員前來觀看,窗簾一拉一合,只要有微弱的光,玻璃就能發電使燈泡亮起來,這樣的技術通過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推廣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并且這種玻璃材料造價并不高,是真正的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性價比高的建筑材料。
碲化鎘發電玻璃一材多能,既是綠色建材又是清潔能源,具備建筑玻璃的典型特征,美觀大方,款式多樣,弱光發電,功能性強,是分布式發電,建筑一體化及綠色建筑的最佳選擇。它的核心原材料碲化鎘是由碲和鎘形成的一種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的化合物。發電多,效能高,復雜環境條件下表現好,低能耗,無污染,生命周期結束后可回收,碲化鎘發電玻璃是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中產業化最成功的產品。
碲化鎘發電玻璃的工作量與當地的日照情況有很大關系,因為成都日照時長較為普通,平均每塊玻璃每年能夠發電264度,如果是在陜西一年大概能達到300度電,這種碲化鎘發電玻璃可以持續發電,從早上天亮到晚上七點多才停止,具體發電量是計量的。對于碲化鎘玻璃的推廣來看,公司認為陜西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地方,地理位置好,日照時間充足,尤其在黃土高原這種特殊地形的情況下,電線架設困難的地區,碲化鎘發電玻璃就是最好的產品。所以碲化鎘發電玻璃也真正是一材多能的產品,它既是建筑材料,也是發電材料,也是保溫隔熱材料。這種玻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應用案例也很多,其中包括在北京、上海、河北、江蘇、江西以及成都本地都有建筑企業大量使用這種玻璃。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博士潘錦功說道:“在這么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領導的大力扶持下,我相信我們的企業將會走得更遠”。
碲化鎘發電玻璃可以代替磚頭和水泥作為綠色節能的建筑材料,降低水泥建材的用量,可以從源頭減少霧霾和二氧化碳,是建材行業獨有的綠色可發電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大型太陽能地面電站,太陽能屋頂,發電玻璃建筑構件,工廠,機場,站臺,車棚,陽光房,候車廳,隔音墻,圍欄,路面等場景和建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統計,我國每年建筑用材料折合80000億塊磚,相當于耗費120萬畝土地。采用發電玻璃就可以保護綠水青山。我國現有建筑700億平方米,如果采用發電玻璃改造40億平方米的現有建筑,就相當于建設3個三峽電站,而且不改變生態環境,不需要巨大的投資。(郭印旭 閆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