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潘文靜)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日前聯合印發《河北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以提高我省城鎮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
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到2023年,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范圍和運輸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區域共享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縣城配套建設生活垃圾末端分選(轉運)設施,提高垃圾運輸效率。建制鎮的生活垃圾轉運體系逐步健全,實現鄉鎮垃圾收集處理機械化和規范化,逐步建成鄉鎮全覆蓋的垃圾收運體系。
合理規劃利用現有生活垃圾填埋場。全面摸清生活垃圾填埋場剩余庫容,結合區域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情況,合理確定生活垃圾填埋場功能。設區城市及具備焚燒處理能力的縣(市、區),不再新建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場,現有生活垃圾填埋場主要作為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應急保障設施和飛灰固化物填埋使用。
因地制宜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根據廚余垃圾分類收集情況,按照科學評估、適度超前原則,穩步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具備條件的地區可單獨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其他地區可探索建設與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配套的廚余分類處理設施。石家莊市、邯鄲市按垃圾分類體系要求配套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工作方案提出,我省采取壓實目標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加大資金支持、完善收費機制、嚴格風險管控、強化輿論引導等措施保障工作落實。其中,工作方案明確了各市、縣(市、區)政府是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各市、縣(市、區)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和財力情況,合理安排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資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綠色債券等支持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拓寬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的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和中央企業參與設施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募集資金用于項目建設。在完善收費機制方面,工作方案提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收費制度,修訂完善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加大征收力度。對非居民用戶,推行計量收費,并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鼓勵各地結合垃圾分類對居民用戶生活垃圾實行差別化收費,探索開展計量收費,促進生活垃圾減量。研究制定跨區域垃圾處理協調、環境補償標準及辦法,保證焚燒處理設施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