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創業者,如果說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然后就開始創業,我覺得有點牽強附會,其實我們的內心是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創業者,都是在謀求一種改變,追逐一個夢想,實現一個野心勃勃,這是事實。我們會告訴孩子,自己出身貧寒,沒有資源,沒有后臺,沒有靠山,想擺脫貧困,只有拼搏。努力拼搏,這是能給孩子最好的解釋,至于成功和失敗,那只是一種結果,與初心無關,不是嗎?至于說帶領多少人致富,給國家創作了多少稅收,估計孩子不會理睬這些,因為現實就擺在這里。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創業不是那么美好,每一步都危機四伏,當你走上創業這條路,那就是沒有回程票。生存和競爭一直如影隨形,欺騙和欺詐,無賴和暴力,糾纏與恐嚇,低賤和屈辱就會一直圍繞身邊。那么快樂呢?快樂也有,快樂就是看到你的健康成長,快樂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個家在某個時期內脫離貧窮,對于自己,快樂就是在享受不快樂的過程。創業者,在別人眼里是老板,在自己的內心呢?就是每天在走獨木橋。孩子,我可以讓你在我的背上撒嬌,可以讓你在我的辦公室里胡鬧,可以讓你肆無忌憚享受生活。但是,你不要再輕易走上創業這條道。
我們怎么告訴孩子呢?如何對自己失信被執行人的身份,給孩子一個合理的解釋?非常簡單,就告訴孩子自己失敗了,是創業失敗者。社會就是這個樣子的,成王敗寇,非常簡單的道理,至于說一個創業失敗者最后落下一個什么的下場?會有一個怎樣的名號?那決定權不在自己手里,但是,這與人格無關。目前處在一個不容許創業失敗,不容忍創業失敗者的一個環境下,所以,不要輕易創業,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