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劉志青都很懷念往年的線下廣交會,買家基本代表了當地最大的采購團,單筆交易從1萬美元起,最高能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但由于疫情,今年國內外各大線下展會都面臨取消和延后,大家都意識到,獲客渠道不得不走向線上。不過,首屆的線上廣交會仍在摸索之中,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線上廣交會采用了直播形式。在直播間,劉志青曾遇到一個哥倫比亞客戶,對方說要買1000個額溫計,這條消息讓劉志青一下子精神起來。過去幾天,后臺數據顯示他們的直播間每天最多10多個人觀看,有時一個詢單都沒有。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客戶,雖然不是大單子,但對方看起來購買意向很強,不僅給了郵箱地址,還要主動加她的微信。
九安醫療是一家生產健康類電子產品的上市公司,對于他們來說,廣交會是獲取歐美市場大單的窗口。因此參加線上廣交會那些日子,團隊幾乎都是24小時連軸轉,白天照顧亞非拉地區,晚上主攻歐美國家。但這種高負荷的運轉沒有帶來想象中的訂單。
跟抖音、快手等平臺不同,在這次廣交會的直播間里,他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觀看,這些客戶都是誰,更沒人跟主播們在線互動。有的人點進來詢單,立馬就消失了;還有的說了幾句話,人就跑了,查不到對方的任何聯系方式,想主動出擊都不行。
第一天忙到深夜,劉志青把手機調到最大聲,就為了有客戶詢單時能聽到“嘀嘀”的提醒,結果她累得睡了過去,完全沒聽到聲音,醒來一看,只知道好不容易來咨詢的一名客戶就這么走了,但頁面上根本看不到這名客戶的任何信息,想要挽回都找不到辦法。
“大會有一個意向訂單設置,但是沒有把客戶注冊時的郵箱地址或者電話開放給我們,就算有客戶留了一張訂單,對我們而言也只是像一個擺設。”劉志青說。小家電企業格麗思海外事業部總經理任志也有同感,每次點進來的人不是游客就是同行,很少看到真正的外國名字。
“就算是亞非拉的哥們,能買得起機票跑到廣州來住一段時間,也能證明他是個有經濟實力的人。就算聊了半天最后沒做成生意,至少他是一個潛在客戶。但在網上談生意,一分錢成本都不用花,對我們來說,區分客戶變得很難。“劉志青說。
而且在網上,人的耐心變得更脆弱易逝。劉志青說,以往在線下,客戶一來,可以好幾個同事一起接待,而這次廣交會采用的是系統一對一分配制度,每個客服在半小時內只能對應一名客戶。有時,他們問什么,對方都不回話,客戶可能早就走了,但他們只能在這頭干等著;還有時,客戶發了個“hello”,如果客服沒有及時看到消息,一兩分鐘后回應,發現人早就走了。
還有參展商發現,線上展會的宣傳和運營也需要提升。在Facebook上,廣交會的賬號實際已經有百萬粉絲,但發的內容吸引力不太夠,還全都用的是中文。在谷歌上搜索廣交會,也沒辦法直接跳轉到官網主頁,導致他感覺很多海外客戶不知道這次活動。
為了展現廚房電器,格麗思專門為這次展會搭建了一個一兩百平方米的廚房,以及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展廳。九安醫療也把相關部門所有人編號分組,做了培訓。本來為了照顧歐美地區的客戶,深夜還準備了一場直播,一看沒人看,索性直接上了錄播的視頻。
這次,參展企業大多也都是頭一次做線上直播,很多地方也需要適應。有的老板親自下場,中文解說,業務員翻譯,但是聲音沒調好,一團混亂;有的口語水平一言難盡,后來干脆靠肢體語言溝通。一位參加的機械企業人士說,對著機器指手畫腳,全程尷尬到令人發指,不如直接發宣傳片給客戶看。
想到網站在20天內匆匆上線,展會開始前,劉志青已經給自己打了預防針,但還是沒料到效果會有些慘淡。但她也表示理解,這么短的時間內能把平臺開發出來,上傳這么多企業的視頻文件,效果已經很不錯了,秋季的廣交會如果能留出更多的測試時間,應該能完善不少。
“線下有一個常規的決策鏈,看樣機、測試、提供定制化需求,甚至有時候需要考察專利風險,這要涉及到很多部門的聯動,一個購買的按鈕是遠遠不夠的。”任志解釋,這樣一個過程有時候要花上幾個月。這也是很多企業使用線上直播時,感到無能為力的原因。
另一個信號是,阿里巴巴國際站也正在如火如荼地上線直播展,搞起了“網交會”,宣稱在20天里舉辦6000場B2B直播。“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to B 交易市場,它有這方面的基因,響應機制會比云上廣交會好。”任志認為,線上直播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走在最前面的企業,會慢慢引領其他企業適應這種交易形式。
格力某區域經銷商張卓高對AI財經社透露,一方面,經銷商在董明珠直播促銷時,可以低價提貨,在之后的銷售中獲得利潤;另一方面,消費者線上購買的產品,經銷商來負責本地安裝售后服務。尤其是安裝售后折合的利潤與賣一臺空調的利潤是一樣的,都是大概5個點,并沒有讓他們的利益折損。
張卓高透露,董明珠直播開始前,他們都會提前從線下渠道拉攏流量,比如給用戶發專屬二維碼,用戶在直播間買貨的訂單,會分配到對應的經銷商,相當于借董大姐的流量幫經銷商完成了線上銷售。之后,格力會根據分銷碼來給經銷商們返利,比如一臺掛機空調返50元,“這一部分利潤加上空調安裝費,比我們原來想象得更好??傮w來說我不會抵觸直播這件事,以前格力只有專賣店和經銷商體系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一位TCL高管認為,單從轉化和賣貨來講,直播是沒有特別大的油水,但是在品牌和產品的宣導上存在一定價值。而且就跟電商刷單一樣,直播能營造一種熱賣環境,可以助推消費者成交。但是目前行業都在探索,到底有多大的價值,需要長周期來看。
一邊是直播帶貨,另一邊,企業也在搭建另一條“流量渠道”。格力銷售人員林俊寧對AI財經社稱,現在自己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格力經銷商把社區流量做起來。簡單來說,就是靠建立微信群,在其中搞優惠、團購為主的一種線上營銷方式。
“我們之前沒搞過,看到一條街上的母嬰店搞得特別不錯,他們把周圍幾個小區掃街建群,還雇了一個團長來管理。還有水果店,會直接從產地采摘,直接運到社區,沒有中間環節,利潤也保障了。”林俊寧表示,“眼看著別的店都做起來,我們也不能再閑著了。”
他舉例,有個二姐開了一家童裝店,生意特別好,每次在群里發個消息“你們團購的一批蔬菜到貨了,開始領蔬菜”,顧客就像趕大集一樣在門口排隊領,效果非常好。“說白了,現在大街上的店鋪缺的是流量,你沒有流量就不行。”
他告訴AI財經社,以往格麗思合作的都是大買家,“接的都是1000、2000臺的訂單,今年疫情改變了我們的思路”。他表示運營私域流量的過程中,會分不同類型的客戶,除了常規的大買家,他們也開始接受小型批發商的訂單,他們往往是購買幾十臺、一百臺機器。
2020年讓任志印象深刻的一則行業新聞是:專為小型電商提供建站支持的服務商Shopify,在2020年的半年中股價漲幅達80%,成為一匹黑馬。他觀察到:“很多人失業了,但他具有一定網絡營銷能力,懂得引流,就想要到線上開店。”Shopify作為賣水人,正好滿足了這些小型客戶的需求。
“如果只仰賴一兩個大客戶可以養活一個工廠,只想著把客戶的訂單做好,這樣的公司就會變成一個完全的制造型企業,但是其實它的銷售能力下降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任志表示,一個黑天鵝事件降臨,對整個工廠而言將是滅頂之災。
話說回來,盡管親身參與的第一次線上廣交會效果不算好,但任志仍對線上找到客戶充滿信心。“線上很經濟環保,線萬元,去國外參展差旅費也不便宜,線上會推廣的話,性價比可能會更高。”他表示,借鑒國內電商的經驗,他們需要那些會做網站運營、懂優化搜索引擎、數據分析的人才,慢慢摸索出更好的線上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