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是考慮技術的革新,隨著人們對互動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提高,線上會議會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尤其是疫情的反復,讓線下展會的開展無法進行。疫情新常態下,籌備線下會議需要做好嚴格的防疫措施,活動的規模和人員接觸也會受到限制,而且必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額外費用。疫情新常態下,不建議籌備大型的線下活動會議。
而線上會議會則完美的規避了這些問題,也將是在疫情沒有得到最終控制情況下的進行大型展會的趨勢。而找一家技術和服務都值得信賴的虛擬會議和線上活動提供商是至關重要的,以保障會議高效、順暢的進行。一方面可以節省線下活動的場地、娛樂和差旅費用,另外還可以在疫情時期在短期內舉辦線上活動,以保持會議周期正常推進而不被中斷。
5月19日,百度首屆線上婚博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線上婚博會以“超級婚禮季”為主題,依托百度技術、連接和生態能力打造一場行業盛宴,助力婚慶全產業鏈實現數字化與智慧化。韓國藝匠、花嫁麗舍、桔子攝影、紐約紐約、到喜啦等知名婚慶品牌紛紛入駐百度“線上展廳”,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婚慶服務體驗。
隨著5G、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云展會也有了更多的玩法,比如虛擬展館、多渠道推廣引流等。在“面對面”到“屏對屏”的過程中,利用好新技術手段,可以為企業拓寬營銷渠道,也可以使會展主辦機構對未來會展模式有了新的探索。在展商方面,云會展使展商可以通過圖文、視頻、3D等形式展示商品,更能直觀展示商品和企業實力。如利用文博數字資源推出網上展覽,通過新媒體和虛擬現實手段,推出草原歷史文化精品展、院藏精品文物高清3D展示;同時策劃了專題主講和金牌講解活動,對草原歷史文化進行專題解讀。同時直播手段還具有評論、點贊、抽獎等多個功能,可以使用這些功能與觀眾進行互動。
對于一場展會來說,人氣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線下展會在開展前會通過廣告、EDM、定向邀請等方式進行推廣。而對于找萬物云展會來說,可以利用小程序直接分發十億微信用戶,或使用邀請海報進行分享,以實現社群+朋友圈的裂變引流。
在以往的線下展會中,展商如果想統計人流量、互動數據、觀眾停留時長等相關信息,過程往往會比較繁瑣,而且數據不一定精確。但如果借助找萬物云展會平臺,可以通過內容分享數量、主頁瀏覽數量、直播間人氣等多維度的數據,量化品牌傳播和轉化效果,更有利于展后的復盤和跟蹤。
線下展會的時效性很強,如果客戶不方便到場參加的話很容易就錯過了當時展會的內容。而在云展會的話,線上直播后支持視頻回放,能讓當時不方便看展的客戶過后再看,不錯過展會中的精彩展示、演講等內容。實現了內容的二次傳播。
線上展會不僅是中國會展機構和企業面對疫情的破局之舉,這一做法也是全球趨勢。Facebook 2月底宣布取消原計劃5月份在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召開的F8開發者現場大會,后來宣布F8或將以網上發布會取代。蘋果夏季開發者大會WWDC,同樣改成線.
盡管線上展覽已普遍擁有極度高清的分辨率,但仍有不少觀眾對欣賞實物抱有執念。除展品本身外,展覽中的墻壁、地毯的質地、顏色,展廳中的光線甚至氣味,展品之間實際的大小與尺寸比例,都是構建觀眾對展覽認知的重要框架,是線上彼此割裂的單幅展品或虛擬觀展體驗所無法實現的。此外,版權、技術方面的不成熟,也為線上展覽的體驗帶來一些局限。
把實景利用全景相機拍出來,再把每一個點拍攝到的內容連起來,對室內進行一個3D模型的建立,再設立合理的行動點,這樣就可以通過移動端的觸控操作來進行一個空間移動,另外在程序中加入AR的購物體驗,用戶和商品可以直接產生交互,通過觸屏幕任意處即可查看產品的種類、數據等深度信息。并且可以直接進行下單、購買的操作。
3.建平臺、做活動,促交互。包括以下三部分內容:展示平臺、嚴肅交互場景和自由交流場景。其中,展示平臺是指還原展會中企業形象展示、展品展示的功能模塊,可參考B2B平臺,可以結合視頻、直播、VR等新技術。嚴肅交互場景是指展會中嚴肅正式的商業活動,比如開幕式、高峰論壇、行業研討會等,這類活動一般是單向的,可通過直播方式進行。自由交流場景是指展會中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比如客商交流、互動、小范圍會議等,這類活動一般來說是雙向或多向的,可通過即時通訊和會議工具實現。
2.展期要限定。很多會展策劃方案都在講:原來是3天的展會,上線天了。這個說法沒錯,展示的確可以365天,但非展期一定沒多少流量,效果非常有限。展會有一條核心邏輯是某段時間內聚集了海量資源,如果去掉時間限制,資源就會從時間維度分散,也就談不上聚集資源了。不過,展商的企業展現和產品展示變成線天后,打破了線下展會的時間邊界,達成有效補充。同樣,“線上展會”平臺中的供需信息也是365天展示的,能長期服務于展會參與者及上下游產業鏈,這也符合互聯網的長尾理論。
3.互動要高效。目前很多平臺還處于探索階段,加之沒有更好的信息工具,互動方式還比較傳統,有些平臺可能需要使用多個工具才能達成互動,有些平臺甚至暫時還實現不了互動功能。線上展會能否實現高效互動,筆者認為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評判一個“線上展會”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