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涉足孕嬰行業,這個80后的高個男人成為千萬富翁。然而,朝陽行業,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孕嬰店因經營不善倒閉的也不在少數。記者在此解剖姜道鵬的成功案例,或許,這個故事能給我們這些創業無門的人幾分啟迪。同時,記者也幫您跑腿,考察分析孕嬰店市場,并找業內專業盡可能提供實用、全面的幫助……
姜道鵬說,他之所以會入孕嬰用品這一行,要感謝他的妻子。“大概八九年以前,我們還沒有結婚,到青島去看個生孩子的親戚,購買孕嬰產品的時候,我就感覺這一行不錯,就一直在關注,這一關注就是五六年,摸清了情況。”姜道鵬說,直到2009年他們準備結婚,他才開了這家店。“妻子原來在青島工作,結婚后,我就讓她到即墨了,為了找點活干,就開了這么家店。”
2009年8月,他的第一家店終于落成立,100多平米。當時,姜道鵬在一家公司當司機 ,月薪2000元。開這個店,他花了20萬元左右。當時,他工作了幾年,攢了3萬元左右,家里給湊了3萬元,他又向親戚朋友借,借來2萬元,剩余的12萬元,全部靠貸款。
店開了,姜道鵬沒有辭掉他的工作,而是找了個店員幫他看店,他在業余時間經營這個店。經營了8個月。姜道鵬稍有盈利,讓他喜出望外。“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沒投入全部精力都能盈利,這說明這個行業活力足,如果我投入全部精力肯定會有不錯的發展,于是就辭掉了司機的工作。”
隨后,姜道鵬作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開第二家店。第二家店選址,400多平方米,總花費四五十萬元,這些錢絕大多數是借來的 。他說這是為了擴大規模。如姜道鵬的預計,他已經開業的四家店都在盈利,他的品牌也越做越大,回頭客也越來越多。現在姜道鵬不但還清所有的貸款,還有了很多積蓄。
根據記者從即墨市孕嬰協會拿到的數據,在即墨市每年都有新的孕嬰店開業,同樣,每年都有孕嬰店倒閉,而每年新開孕嬰店的數量跟倒閉孕嬰店的數量大體一致,每年六七家。在如此殘酷的競爭下,姜道鵬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崛起,應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這一點,也在姜道鵬那里得到了印證。“現在的市民認的都是品牌,所以,我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一再擴大規模,直到現在我還在擴大。”姜道鵬說,他最小的一個店,營業面積都在100平米以上,產品的種類多達5000種,“我還已經涉足了兒童游泳、攝影等其他項目。”
姜道鵬還表示,加盟是條不錯的道路,“他能告訴你如何進貨,如何裝修等最基礎的事。我最初走的就是加盟,不過,加盟只是給你指了一條路,具體怎么干完全靠你自己,現在,我幾乎跟本來的品牌沒有什么來往了。”姜道鵬說:“我認為加盟商就是個皮包公司,走上正路后,如何發展,完全靠自己。”
張本金:大規模經營也不一定能成功,關鍵要有服務意識。當然,如果說經營一個幾十平米的小店,也有可能成功,但是 ,難度比較大。因為店面大小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形象,店面越大越能讓人相信,特別是在孕嬰行業。 文/圖 記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