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防水企業拉開漲價大幕。根據中國建筑防水雜志報道,節后開工以來,防水行業上游的原輔材料價格均在上漲,如瀝青價格已突破3000元/噸,較年初增加16%。防水企業面對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已開始做出積極應對,雨中情在21年2月22日發布調價通知:“擬定于21年3月1日起,對部分瀝青類卷材價格進行調整,價格上浮1-2元/平米”。
原材料漲價對行業影響或低于市場預期。防水材料下游客戶可大致分為“大B端”、“小B端”和“C端”三大類,銷售給小B和C端客戶的產品價格,可根據原材料價格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大B端客戶訂單價格則主要依據上一年度原材料價格水平進行協商定價。近期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使得市場擔心防水企業毛利率會出現明顯下滑。我們認為這種影響主要對于大B端業務,一季度是大B客戶訂單價格集中反饋的時間段,春節前反饋的部分訂單的價格下調成為既定事實。對于春節前尚未反饋的訂單,由于近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各家企業目前正在積極與下游客戶協商應對。小B和C端產品的價格在20年Q3已經下調,后續則有望隨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漲價,進而緩解全年的業績壓力。此外,防水企業在春節前會做傳統的原材料冬儲,亦可抵消近期成本上漲的影響。
21年防水材料需求仍將延續增長態勢。21年房地產新開工增速不必悲觀、竣工修復仍將延續,房地產領域對防水材料的需求依然穩中有升;舊改提速,房屋修繕領域需求繼續維持;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帶來防水需求增長。由于2月份以來全國氣溫偏高,且就地過年政策的執行,下游需求恢復早于往年。近期水泥熟料和玻璃率先提價,是對下游基建和地產數據的確認。我們看好21年基建和地產領域的需求,預計21年防水行業需求增速約4.5%。
行業集中度提升、多品類擴張,提升企業成長空間。行業內上市的龍頭企業借助資本市場融資優勢,積極擴大產能,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并通過規模效應分攤成本上漲的影響。隨著大型房企推行戰略集采模式以及地產集中度的提升,具備品牌、質量、資金、服務優勢于一體的防水行業頭部企業“強者愈強”。雨中情作為行業內排名前十的企業,此次調價也反映其經營壓力較大,而行業內小企業眾多,因此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會加速小產能出清。此外,業內頭部企業積極利用現有銷售渠道進行多品類擴張,進一步降低費用率,并探索新的業績增長點,長期成長空間可期。
相關企業仍具長期投資價值。消費建材屬于化學建材,原材料價格均以石油價格作為基礎,石油價格的波動導致了企業毛利率的變動。由于防水企業采用毛利率定價,從長期看各家企業毛利率穩定在區間范圍內。如果我們采用DCF估值計算,原材料價格和毛利率變動只會對企業短期現金流貼現結果產生影響,不會影響相關企業長期投資價值,我們建議積極關注板塊調整后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