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底什么意思?是否因為這個人記憶力比較強?或算數學題厲害呢?如果是這樣,那恐怕所有成年人都沒有高三學生聰明有頭腦。其實這種“聰明有頭腦”的表現,并非某種具象的東西,而往往是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甚至極難發現的優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沒這種能力的人,即便浪費大量高強度腦力,也不會有多少成效,但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可能只是下意識一念之間的事,他們才是叢林法則中的強者,而且這類人通常不是那種,一看上去就“賊精”的人,他們可能智商情商并不高,但他們一定有自己獨特的“
點評:創造性地將一個本是ToC的業務,拔高為一種ToB的業務形式,且從中巧妙利用人性:對財富和成功的渴望,使“對的產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正所謂:人性,是暴富的最優解。所謂“商機”,不一定非得是新鮮玩意,也可以是原有行業的“升級版”。
我所知道的一個最為詭異,最匪夷所思的項目,是一個做文玩的“小團伙”。文玩這東西暴利不假,但前提是找到有緣人,若看對眼,十萬八萬都買,若不對眼,十塊八塊都嫌。所以關鍵是怎么才能夠找到投緣的客戶賣出去。他們是這么玩的:
。所以發燒友們會因為好奇,而通過按價格排序的功能,找到品類中最牛的那一款,去看看到底長啥樣開開眼。假如你是小葉紫檀手串粉,你不好奇最貴的貨長啥樣?于是自然就看到了該信息。此種方法吸引來的顧客,無非三類:極度有錢的;極度癡迷的;既有錢又癡迷的。絕對保證
。于是乎,每天都有一群發燒友聚集在群里,摩拳擦掌翹首以待,等商家公布寶貝視頻,全方位展示成色、質地、品相,配上唯美的說明文案,要眼福有眼福,要氛圍有氛圍,紛紛出價競標,水到渠成罷了。何況商家還特意在群里安排幾個“托兒”,價格不如意時適當哄抬一下,等到了火候兒,大概是進價N倍時,適可而止落袋為安。顧客帶著自豪感興高采烈收貨,商家揣著滿足感關起門來數錢,你情我愿皆大歡喜一片和諧。拿到貨的對商家更加信任,遺憾拍不到的也扼腕嘆息,發狠決定下次絕不再猶豫,因為視頻拍賣會每天都有...
點評:大家都在標榜自家“便宜”,我偏要“貴”,逆向思維說來簡單,誰能落地運用?世俗之邏輯,從來都是愚昧守舊的填鴨式灌輸,除了束縛人的思想,百無一用。所謂“商機”,不一定非得是新鮮玩意,也可以是原有行業的“叛逆版”。
創業者之“操盤手梯隊”:此類人的關鍵詞是資源整合。沒錢?找有錢的合作;沒技術?找技術人才合作;沒產品?1688網是干啥吃的?核心工作可以分配股份嘛;外圍工作可以外包雇人嘛。一句話:支個桌子組個牌局,我從中間抽水。項目失敗了?那就繼續下一個,反正我又沒出錢...俗稱空手套白狼??窗咐?/p>
某大叔突發奇想,一頭聯系了幾個學校,一頭聯系若干本地的制造企業,組織小學生們去工廠的生產線現場參觀,名曰“工業旅游”,既能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又能為企業帶來知名度,打點好幾個校長,一周組織一次也輕松月入過萬;
再說個大的。話說有次老王去某市玩耍,住宿時就近找了一家漢庭酒店,卻發現作為一個全國連鎖快捷酒店,并沒有像如家、7天、錦江之星那樣統一標準的時尚現代風,而是帶有明顯的土老板風格,以前沒住過漢庭,所以生疑:這是正牌漢庭嗎?不會是山寨的吧?上網去查才發現這事,不深究則以,越了解越好玩。躺床上研究了倆小時,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有位老板叫季琦,這位季老板,創辦了中國攜程網,他手里擁有一套如何搞定會員的方法,把攜程做到了納斯達克上市。后來他又創辦了一家連鎖酒店叫如家,從此他懂得了一套如何管理酒店的方法。于是乎他又開始做第三家酒店,但這個時候他的套路變了,他不再投資擴張,而是:把如何搞定會員/酒店管理的這套系統,拿來“整合資源”,創辦了漢庭酒店。比如你投資500萬開了一家酒店,漢庭會過來問你:我看你們家生意不太好,而我們有大量的會員,咱們合作的話,我們的大量會員可以導入到酒店中。而且看樣子酒店管理也不太好,所以除了導入會員使生意好起來,還能把一整套成熟的酒店管理體系,復制到生意中來使其可持續地良好運轉。而老板你只管按時拿分紅就好,當個甩手掌柜你覺得怎么樣?如果是你,你愿不愿意?不是我吹牛,要換成是我,我去借500萬也要開個酒店,然后跟他們合作你信不信?正常需要開這樣1000家酒店需要50個億,被漢庭這么一整合,這50個億就不需要花了,他也不需要去找店面、搞裝修,整合市場上現有的資源為你所用,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些店開起來了。所以你去住100家漢庭,你會發現這100家的裝修風格都不一樣。
點評:所謂資源整合,說白了就是“拿來主義”。這一點,恰是“窮人思維”的局限性表現最為明顯的一點:對資源的認識。“窮人思維”總是想:等我有了XXX條件,就能干XXX事情了;而“富人思維”會思考:我想干XXX事情,但沒有XXX東西,沒關系,去找XXX,他有,我們談合作即可。
近年流行一個項目,弄個“素材網站”,上傳各類精美圖片/字體/PPT模板/視頻效果等資源,設置各種會員等級,對應相應的下載權限,價格在300-1K元不等,然后鋪開了去打廣告營銷推廣。經常玩知乎的知友肯定知道我在說什么,知乎的主要營收來源就在于廣告,而在知乎的信息流廣告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金主,即是此類素材網站,看到過此類廣告的老知友們請舉手。此類網站,兩三個人,操作順手的話,何止百萬。
點評:這就像一個教授和一個作家的分別(假設二者同樣的學問/學歷/水平),教授教書育人,屬于出賣自己的知識、技能、時間、勞動力賺錢,而作家同樣也需要知識、技能、時間、勞動力,來出書賺錢。不同的是,同樣是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教授賣的是勞動力,只能賣一次,而作家賣的是“知識的載體”(書),便可以一次勞作,卻反復賣它個千千萬萬次。
淘寶不是卸磨殺驢了嗎?C2C不是不好做了嗎?天貓和京東的B2C咱又燒不起錢?于是就有人在華強北批發二手翻新手機,在閑魚上賣。把寶貝說明做的詳細美觀一些,再加一些互贊群,提高寶貝曝光率。有人兼職做有人全職做,收入因人而異。這是手機,要是各類電子版教程呢,PS教程小吃教程網賺教程泡妞教程啥的?零成本,不需要算差價,銷售額即是凈利潤;
有人沒事了就愛研究搶紅包,俗稱“羊毛黨”,后來想著怎么能擼更多?于是雇了些人,把“薅羊毛”這件事公司化規模化,再借助一些相關技巧和批量操作軟件來實現利潤最大化。前幾年AR實景紅包那會兒,一天就能擼幾千塊,去年的支付寶活動,幾個月,擼了80萬;
YouTube上有個人叫“B站搬運工”,人如其名,他真的就是只做一件事:把B站也就是嗶哩嗶哩上的視頻下載下來發布到YouTube上來靠播放量賺傭金。也就是個篩選視頻的功夫,甚至連簡單的剪輯都不用做,天長日久,靠量取勝。收入怎樣呢,保守估計,月入百萬。同樣,也有人專門把知乎上的一些好玩的答案截圖發到微博上,粉絲極多,利潤自然也少不了;
有人發現百度搜索的一些關鍵詞熱度很高,但并沒有相關垂直細分領域的網站。于是花幾百塊錢做了一個,很簡陋但一直堅持維護,后來被百度收錄,再后來學習了一些簡單的SEO技巧,連競價排名都沒做,慢慢的優化到前幾位,每日訪問IP很多,于是就開始接廣告。每個廣告位每月幾百元,一共三四十個廣告位,而且都是被動收入,他啥都不用干,數錢就行。哦對了,這樣的網站,他有十幾個。他的名言是“一個關鍵詞,就是一個項目”。
信息差這東西,是個人都知道,但往往容易忽視它的威力。因為總有一種聲音在告訴你:“如今是信息社會,任何信息都趨向透明化,早已沒有那么多空子可鉆。”大眾往往認為:“信息化程度高意味著:獲取信息越來越容易,我知道的事情應該越來越多才對。”
前陣子有人知乎上私信我,問接不接點贊任務,每次點贊+感謝=80元,代發文的話再乘以N倍(當時讓給【*朗剃須刀】寫+發)。任務我不接,膽小怕封號,還留著玩呢,且知友們有責任維護社區平臺的純凈,杜絕交易舞弊的“灰產”。80元的價格,至多只是終端價格的一半,好歹我玩知乎這么久13K粉835鹽值,但找我的那個人呢?他有什么?他只是一個靠信息差賺錢的中介販子。我點贊掙錢的線元(多了怕封號),而販子呢,誰知道他手里有多少甲方(上家)和小V(下家)?他可以天天在家玩手機聯系業務就可以了,收入上不封頂。再次強調,說這些不是提倡大家去搞這個;
有次有個MCN機構的姐們跟我講,她有次去“豆瓣稿費銀行”找寫手寫篇稿子,50元稿費。同時,她也想著多找幾個作比較,找到個最投緣的可能以后就長期合作了。她找著找著,其中有一個人告訴她,這篇稿件要求剛剛看過,一字不差,恰好在某個寫手QQ群里看到的。姐們問他多少錢稿費?寫手說給20元。這不就是信息差嗎?“差”的還不少呢,埋頭寫作倆小時的掙20元,隨手轉發的販子躺賺30元。豆瓣上有多少寫手?QQ上有多少寫手群?要不是機緣巧合,去哪里說理去?這一單販子賺30元,他要是做一整天呢?
“生日報”這玩意,很多人沒聽過,送禮用的。發紅包多俗氣?特別是情侶之間,親人之間,上下級之間,更有學問了,一定要有創意和紀念意義。所謂“生日報”就是指一個人出生當天的老報紙,每個人都想看看自己出生的那天整個世界是什么樣的,發生過哪些事情,因此生日報就有了市場,體現心意制造感動。任何博物館不可能有那么大收藏量,所以大部分是做舊的贗品,成本幾毛錢,但能買到十幾元、幾十元甚至幾百元,這還僅僅是一份,要是各大報紙一整套呢?貨源淘寶或1688上就有,怎么推廣呢?1.百度系。去搜索下有多少人求助選擇生日禮物的問題就知道了;2.分類信息網。如58同城等;3.聯系各大做社區團購項目的團長,合作分傭即可;4.其它亂七八糟的平臺,如微博QQ群知乎豆瓣興趣部落等。特別是年紀較大的人,特別吃這一套,有回憶和情懷在里面,一單輕松賺幾百;
某大嫂辭職生娃帶娃,聯系了附近所有房產中介經理,然后就拿著房產信息上網發帖了,比如賣房子!急賣!好幾部手機,N多個平臺。發之前加一道工序:圖片和文字的優化。一般中介業務員很忙,發帖很隨意,所以稍微一弄就能在吸引力上碾壓其它帖子,玩知乎的知友們都懂,你寫篇回答草草幾句話,絕沒有生動詳細圖文并茂受歡迎,賣房帖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人要看房就聯系中介業務員代辦,房子賣掉了就賺傭金,出一單收入不是小數目,然而人家只管在家帶娃、發帖;
某君在分類信息網上倒賣手機靚號,這東西幾千幾萬幾十萬的都有,他是這么玩的:先去淘寶上找各種靚號店談合作,就說有很多客戶,讓店家把號碼資源都發給他,但不進貨,先引流,在淘寶和亂七八糟的渠道上(百度搜索可以找到很多此類網站),弄個超牛號碼就掛上去(哪怕手里根本沒貨,比如尾號五個8),顧客也必然會全網搜索這號碼,別人標8萬他就標5萬,反正沒人知道到底多少錢,先把顧客引過來,顧客想看貨就找借口(比如被人預定了),但顧客總歸要買的嘛,他就推薦一些有資源的,而且不好搜索的號給顧客看,看上了就成交,然后再臨時進貨,賺差價,或賺傭金。
點評:信息差思維,是最容易掌握、最初級入門的一種商業思維。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對你來說再理所當然的事情(信息/道理/套路等),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全世界。因為:如今是信息社會,但只是相對于舊時代而言,實際上我們還是一個個相互分離的信息孤島,而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大多數蘊含在孤島上。
以上文說的“倒賣稿件”為代表,這玩意本來就沒個標準價,寫手水平不同,風格不同,時間成本的價值不同,所以,價格那都是隨意定的,市場經濟,你買我賣,都不覺得吃虧就成交。而且誰敢說這東西,100元的寫手就一定比200元的寫手出稿質量差?于是自然就有了信息差的生存空間。
以上文說的“倒賣二手電子產品”為代表,電子產品網上有賣,隨便一搜索就有,京東還不夠選嗎?但那都是新的,要是舊的呢?就沒有標準價了,看文案水平、看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