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里的作物比較容易生蟲害,蔬菜在種植的時候,盡量選擇抗逆性強、抗病強,種植條件寬泛的品種。在作物生長過程中,要及時的清理農田,及時的清掃殘留的作物枝條、殘葉、雜草等,做好蟲害防治工作。溫室大棚蔬菜可以通過以下生態因素的調控,達到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消除污染殘留,從而使人們食用更可靠,使病蟲得到控制的目的。現將生態控制措施簡要介紹如下:
1、光照調控
光照不足溫度難以保證,棚膜老化、透光性差、有水滴灰塵都影響光照。實踐證明,采用無滴膜可增加光照20%左右。建棚時,要求棚室向西偏10度左右,以提高棚室溫度。及時使用生態光肥光合營養膜肥(光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規肥料、養料供給植物生長發育至級限,提升抗病能力。
2、 濕度調控
棚內濕度過大也是引發病害發生的重要因素。為此,早上棚內相對濕度達90%以上時應及時放風20~30分鐘。實踐證明,采用雙膜覆蓋、膜下澆水、及時放風的,下午3時棚內相對濕度為62%;雙膜覆蓋,膜下滴灌的為58%單膜覆蓋的對照棚相對濕度為87%。
3、溫度調控
棚室溫度低是茄果類、瓜類灰霉病等發生的主要原因。實踐中應采用高畦雙膜覆蓋,棚室每3米留一通風窗,晴天早揭草簾,下午及時蓋簾。溫度超過30℃及時放風。冬春季平均氣溫低于15℃時,關閉通風口以達到較好的保溫效果。
4、二氧化碳調控
溫室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低,影響蔬菜光合作用,生長勢弱,降低抗病力。對部分管理水平較高的棚室,要求增施有機肥,增加二氧化碳,或在見瓜見果后,從揭草簾到中午12時,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可明顯增強瓜果長勢,增強抗病性。
5、生態藥劑調控
用生態因子植物細胞免疫因子,提升植物抗逆性,可使病毒DNA斷裂凋亡。強大免疫功能,誘生干擾素和活性細胞介素,壓制殘余病毒復制,促進植物正能量生態生長。以寄主植物抗病機理及利用病菌毒性變異原理,控制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繁衍。
綜上所述,在四川溫室大棚理控制蟲害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試一試以上提到的方法,來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