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窮人子弟,卻不甘現狀,決定白手起家,自主創業。
他出生貧困,一邊吃梅干菜飽腹,一邊發憤圖強,最終考上復旦大學。后來,他靠自己的堅持與努力,白手起家,在短短3年里,賺了1個億,如今身價,高達625億。
他被稱作是“中國巴菲特”,對于他的創業史,各界大佬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他就是復星集團的創始人:郭廣昌。
在創業道路上,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從“窮二代”逆襲成為“富一代”的?
人窮志不窮
郭廣昌,自小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困家庭,是一名典型的“窮二代”。
家境貧寒,父親是石匠,母親是農民,家中還有兩個姐姐。禍不單行,在他14歲那年,父親因為石場爆炸被炸傷,成為殘廢人。雪上加霜的家庭再度深陷困境。為了生存,郭廣昌的兩個姐姐決定輟學,把學費留給弟弟讀書,自己就去編草鞋養家。
日子再苦也要過;讀書再難也要學。
一心擁抱“知識改變命運”理念的郭廣昌非常刻苦,即便是每天梅干菜拌白米飯,他也要發憤圖強。郭廣昌的父母一直有一個心愿,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報讀免費師范大學,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雖然郭廣昌并不想成為老師,但他還是發憤圖強去努力。
終于,有志者事竟成。
在高考那年,郭廣昌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復旦大學,父母聽后熱淚盈眶。畢業1年后,賺到首個100萬上大學后,郭廣昌并沒有如我們所想一樣成為一個學霸,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實踐”上。
1987年的暑假,他自己一個人頂著烈日,騎著自行車來到北京考察。1988年的暑假,他再一次和十幾個校友,騎著自行車來到海南調研。這兩件事是他在大學里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實踐出真知。
在這兩次的騎行中,郭廣昌收獲甚多。雖然自己讀的是哲學專業,腦子里一直都覺得經商是一種不實際的行為。但是,自從經歷了兩次騎行,郭廣昌才深深感受到祖國發展之快,還發現了商機。
于是,在畢業后,郭廣昌決定跟幾個同學借了幾萬塊,開了一家咨詢公司。
經過自己的一手打拼,1年后,由于臺灣的一家企業要進軍大陸,找到了郭廣昌的公司,郭廣昌便輕松拿下訂單,賺到了人生的首個100萬!
轉戰房地產,賺到首個1000萬
嘗到甜頭的郭廣昌,決定繼續觀察市場。恰逢當時房地產的市場崛起,很多市場小白都賺得盆滿缽盈。即便咨詢公司也能賺到錢,但是郭廣昌還是想放手一搏,將公司轉型做起了房地產公司,并取名為“復星公司”。
萬事開頭難,由于是小公司,剛起步,沒有人脈,也沒有資源,經過千辛萬苦,郭廣昌才拿到一個專門為留學家庭設計的樓盤。
然而,經過試賣一段時間后,銷量成績并不是很理想。不甘心的郭廣昌想到了一個方法:他找到了在留學機構工作的朋友,問他們要到了一些留學生的電話號。為了讓公司活下去,他厚著臉皮挨家挨戶去敲門拜訪。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在自己的執著和堅持下,郭廣昌終于成功賺到了人生的首個1000萬。
鉆研生物制藥,賺到第一個億
大學期間的郭廣昌,就是一個非常活潑積極、廣結善緣的小伙子。那時候,就結識了三個生物制藥系的大學同學。
創業后的郭廣昌為了賺更多的錢,決定投資他們三個生物制藥系的同學成為一個研究小組。通過長達三年的時間,研究小組終于研究、發明出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
又因為有了一系列的銷售渠道,很快,在第三年里,郭廣昌就賺到了人生的第1個億。
后來,生物制藥便從復星集團撤離出來上市,然后郭廣昌把投到的資金拿來做房地產,并且推出“復星花園”樓盤。
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復星花園的樓盤銷售一空。后來推出的11個樓盤也都全售罄。從此,復星便成為上海灘出名的房地產公司。
然而,郭廣昌并沒有止步,通過控股進入鋼鐵領域后,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賺了230億。此外,復星還在香港上市,成功拿到了128億元投資金,正式宣布進入投資行業。
如今,郭廣昌所投的公司數量數不勝數,據說可以與李嘉誠相等量齊觀,更有媒體稱他為“中國巴菲特”。
“窮二代”逆襲成“富一代”
現在,郭廣昌個人身家高達625多億,但他一直在強調:如果錢生錢是我的目的,那么我早就賺膩了;我希望未來,復星集團能越走越遠。
是的,在“以錢生錢”的背后,想要一直走下去,心中必定有一個夢,即便夢想遙不可及,通過自身的堅持、努力,終究會成功。
一個自小就經歷無數挫折與困境的“窮二代”,因為有了這些經歷的鞭策,最終磨練成如今的“富一代”。
同時,因為有了這些經歷,讓郭廣昌在飄忽不定的商海中乘風破浪,所向披靡。
也許這就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最好的闡釋吧。